姑娘们肯定都听过「十男九痔」的传言,直到当了妈妈之后,才发现原来还有一句话是「十女十痔」。
曾以为只会在大猪蹄子身上出现的痔疮,就这么猝不及防的出现在了自己的身上!
痔疮初来的时候,我们还可以和平相处,但到了孕晚期和刚生完孩子之后,它就变得难以相处了。
上厕所的时候不敢使劲,一使劲就贼拉疼,最后直接便秘,拉不出来了,有的时候还会出血......严重的时候坐也不敢坐,也不好意告诉家人和医生,简直太折磨了。
李防御要告诉大家,这种情况,不止你一个人有,不妨大胆的说出来,这样才能更好的治疗,获得健康的屁屁。今天,就带大家看看,孕妇该如何对抗痔疮。
首先,我们要搞清楚为什么怀孕生娃容易长痔疮?
孕妈和产妇,可谓痔疮高发人群,但因为种种原因,这个问题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先来看看,怀孕时的情况。
女性在妊娠期间会有一些变化,如在怀孕期间女性体内的孕激素水平会升高,接着便会导致体内的水、钠滞留,血管扩大。
在孕激素及其他激素的共同作用下会导致盆底和肛管支持的组织变得松弛,肛垫发生下移。
另外,在妊娠期间,孕妇活动受限,活动量也会变小,运动量小胃肠的蠕动就变慢,继而引起大便干燥且加重了排便的困难。
干燥的粪便容易擦伤痔疮引起出血
还有,在妊娠期间子宫的压迫会变大、腹压也就增大了,当两者都变大时盆底也就下降了。
而神经牵拉以后导致括约肌功能发生异常,阻碍了血液的回流,最终导致痔疮的发生。
说完孕期,再来看看生娃后的情况。
由于在生宝宝的时候,太过用力,不少顺产妈妈会出现脱肛的情况,容易引起痔疮。
此外,产妇分娩后,由于腹腔空虚,便意感变得迟钝,加上腹壁松弛,活动减少,排便无力,加重了排便困难,常常数日无排便的感觉。
粪便在肠道中滞留的时间过长,水分被吸收,变得高度硬结,甚至硬如羊屎,如果用力排便,就会损伤肛门直肠,引起痔疮。
另外,生完孩子以后,运动量少,吃的太好食物太精细,也是诱发痔疮的一个因素。
其次,我们来看看得了痔疮应该怎么办?
有痔疮的妈妈们,首先要做的是戒掉上厕所时刷手机的坏习惯,最好乖乖把手机放客厅。
如厕时间过长,会加速直肠肛门静脉曲张,是诱痔疮的一大“元凶”。
此外,要想缓解痔疮带来的痛苦的话,可以温水坐浴,每天浸泡10到15分钟,一天两到三次,也可以试试金缕梅、冰袋,或是请医生开具一些能缓解疼痛的外用药物。
坐下时疼痛的话,还可常备一个圆圈形的坐垫,减轻压力。
最后,我们来看看如何避免痔疮?
与其等到痔疮发生之后再去对抗它,倒不如趁早做好预防工作,杜绝痔疮的发生。
要想便便通畅,妈妈们要多吃些富含纤维的食物,比如水果、蔬菜、粗粮,帮助肠道蠕动和便便软化。
另外,多吃高纤维食物的同时,也要相应地多喝些水,通便效果才会更好。
每次上完厕所,记得清洗肛门;勤换内裤,做好个人清洁;对自己好一点,用柔软的湿厕纸擦屁屁,可以减少刺激。
生完宝宝,妈妈们也不能忘记锻炼哦!身体不运动,肠胃就活跃不起来。抓住空闲时间,走廊上走一走,时不时做做凯格尔运动,都对预防痔疮有帮助哦。
最后要提醒妈妈们的是,一旦有了想便便的感觉,就要抓住时机,便便可不能等。小“菊花”只有一朵,要用心呵护哦。
-END-
久坐久站易得痔
胡吃海喝痔难逃
出现问题不要怕
治痔找准李防御
还你菊花健康态